从1998年落户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就一直是推动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厦门火炬高新区“一区多园”中唯一一个以生物产业为主题的核心园区以及产学研合作典范,2013年,北大之路实现销售收入超4亿元,利税达1.75亿元。
去年底,北大之路的神经生长因子新生产线通过国家2010年新版GMP认证。这条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投资总额上亿元的生产线,年产量超过1000万支,成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管道化、专用神经生长因子生产线。
肩负着福建省生物医药龙头企业的使命,2014年,北大之路将重心转向带动生物医药总部经济发展上。
2月28日,省长苏树林在调研北大之路时表示,希望北大之路重新规划,做大做强产业,发展总部经济,把更多更好的项目留在厦门,进而带动海西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全力发展
去年创造利税1.75亿
1998年投洽会,作为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六大产业集团中生物制药核心企业,北大之路以首个签约项目的身份落户厦门,成为厦门火炬高新区“一区多园”中唯一一个以生物产业为主题的核心园区。从此,“一个园区一家企业,一家企业主营一个产品”的独特发展模式,成就了北大之路“中国最漂亮的花园式药厂”的美誉。
然而,对于北大之路来说,美誉背后是企业十几年磨一剑的不懈努力和不舍坚持。北大之路负责人告诉记者,生物医药是一个研发周期很长的产业,他们目前的主营产品恩经复的主要成分——神经生长因子(NGF)最早发现于1951年,然而,时隔半个世纪,2002年10月,神经生长因子冻干粉针剂生产车间通过认证,获得GMP认证书,北大之路研发的产品恩经复才最终问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神经生长因子药物,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由中国人率先产业化的诺贝尔奖成果。
凭借这样的技术支撑,再加上企业自身的不断自主创新,北大之路不仅实现了神经生长因子的深度开发,还在生物仿制药、创新药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神经生长因子的市场规模达930万支,比2007年骤增了近10倍,而恩经复作为神经生长因子的第一品牌,市场占有率将有可能超过50%。此外,公司还计划到2020年,将全球年销售额前十位的细胞因子、多肽和单克隆抗体药物共30个生物仿制药陆续推向市场。这30个品种占全球生物药约80%的市场,2010年合并销售额超过800亿美元。
“目前,神经生长因子的市场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医药市场的‘重磅炸弹药物’。”北大之路负责人表示。
2009年,完成企业重组的北大之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此后,每年都保持着5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利税1.75亿元,同比增长52%。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出版发行的2012年《中国医药统计年报》,以主要经营指标资产总额、主营收入和利润指标来看,公司相关指标均位列福建省生物药品企业第一位。
全新挑战
拟建五大生物医药生产基地
2013年12月,北大之路的神经生长因子新生产线通过国家2010年新版GMP认证,新生产线最大年产量可达到1000万支,意味着北大之路的发展将全面提升。
“新生产线投用后,我们的年产值预计将从原来的6亿元,提高至20亿元。”北大之路负责人表示,目前这条全世界最大的管道化、专用神经生长因子生产线也将企业建设五个世界最大的生物医药生产基地的目标向前推进了一步。
据介绍,北大之路正围绕“百千万亿工程”和“五个世界最大的生物医药基地”的发展规划建设北大之路,其中世界最大的神经生长因子生产基地和手足口疫苗生产基地已分别在厦门和北京建成;世界最大的胰岛素和干扰素生产基地已分别在江苏常州和天津紧张建设;胰岛素项目在2014年也将实现生产盈利;世界最大的抗体药生产基地正计划与合肥市政府合作建设。
在北大之路董事长潘爱华看来,21世纪是生物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带头学科,生物经济将成为支柱产业,人类将进入生物经济时代。
以世界最大的抗体药生产基地为例,北大生物经济示范区预计在2014年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将研发十大抗体药。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产值500亿元,利税100亿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抗体药生产基地。届时,还会逐步引进人用疫苗、干扰素和现代中药提取产业。
按照这样的规划和发展模式,到2020年,通过“五个世界最大的生物医药基地”和30个仿制药的并购生产,北大之路将实现千亿市值,成为世界生物药品种最全的企业。
全面布局
打造世界生物医药“硅谷”
福建省“十一五”规划提出,“努力把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战略性产业”、“在福州、厦门两地建立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厦门市“十一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三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扶持发展。厦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基地以建设“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为发展目标,立足于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依据生物医药的“临床前研究—成果转化—规模化生产”产业链条,按照“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园区”三个层次规划并逐层推进,不断发展壮大厦门生物医药产业。
那么,北大之路将如何发挥龙头作用,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呢?
用潘爱华的话说,“北大之路是北京大学‘利用一个产品启动一个市场、利用一个市场发展一个企业、利用一个企业创建一个基地、利用一个基地推动一个产业’发展中国生物工程产业思路的产物”。因此,接下来,企业希望重新规划北大生物园,建DNA标志性大楼,通过北大之路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和技术实力吸引优质人才和项目落户,发展总部经济,同时,借助园区的土地和政策优势,引进项目进行孵化,并带动厦门乃至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把厦门建设成世界生物医药的“硅谷”。
2012年5月,北大之路与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共同签署了《发展厦门市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北大生物园”建立全球首个生物经济孵化器,并将“北大生物园”打造成世界生物医药的著名基地。
潘爱华认为,要想构建生物经济孵化器,首先要建立新药研发的“高速公路”。基于此,北大未名集团开启了“沙滩拾金工程”,与全球著名的风险投资基金等投资机构合作,从他们谈过但放弃的项目库中筛选“金项目”。并通过整合世界资源,将全世界新药研发具有产业化价值的成果为中国所用,利用中国新药研发临床前试验和临床试验独特资源优势,建立新药研发的“高速公路”,实现新药研发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标准。
在北大之路的规划蓝图中,公司到2015年将实现12亿元的销售收入,创造3亿元的销售利润,实现150亿元市值,成为中国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到2030年,北大之路通过构建新药高效研发体系,就能实现万亿市值,成为世界生物医药龙头企业。